关于激励人的党史经典故事【六篇】

时间:2023-10-01 20:12:16   浏览:45118

 2021年2月1日下午,习近平在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佳节。习近平指出,中共中央决定,2021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激励人的党史经典故事【六篇】,欢迎品鉴!

  2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党史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从今天起,我们特别开设“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栏目,每期推出一个党史小故事, 大家要从这些小故事中感悟党的伟大历程和真理的力量,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一张被鲜血尽染的党证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陈展着一张独臂将军陈波(原名陈汉清)血染的党证,它是1934年在川陕苏区颁发给优秀共产党员的,当时共颁发了两千张,但建国后仅发现这一张。这张血染的党证,见证了陈波将军传奇的一生。

  1929年初春,20岁的陈波在黄安(今湖北红安)七里坪参加红军。因为他当过裁缝,组织上分配他到被服厂工作。同年7月的一个夜晚,被服厂党支部在一棵大树下召开支部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秘密阶段举行的特定方式:借助夜幕,不准点灯,也不必举手表决,只需说一声“我同意”或者“不同意”就行了。在这个“黑灯”会上,陈波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10月,在川陕苏区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红四方面军党组织为激励广大党员奋勇前进,决定给优秀党员签发党证,这是党对自己的儿女的一次全面审查和政治考核。每一位党员都要在支部会上交代自己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个人简历、作战表现等,再经群众评议、支委会通过,呈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才能签发党证。

  在评议发党证的支部会上,宣传委员徐向前说:“我们的支部书记陈汉清同志出身贫苦,工作积极,作战勇敢,同意发给党证。”陈波领到党证后,十分珍惜,特地缝了一个小皮囊别在腰带上,专门放置党证和交党费的铜钱。

  陈波将军

  1941年3月的一天,时任八路军前总特务团副团长的陈波向战士们介绍完滚雷的使用方法,并开始做示范。他命令大家后退300米,然后抱起西瓜大的滚雷向山丘走去,团长欧治富拦住他说:“这是新制的,有危险,我来吧!”陈波说:“你是一团之长,还是我来吧!”待大家进入安全地段后,陈波开始按雷、擦火,“嘣”的一声,不合格的滚雷一触即发,陈波倒在了血泊中。

  经过奋力抢救,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仅剩一条胳臂和两条无法弯曲的残腿。醒来后,他用仅有的那只右手摸到裤带上,发现少了什么,便焦急的问护士:“小皮囊呢?”护士不明其意,陈波解释说:“火柴盒大小,裤带上的。”护士将他的血衣翻遍,终于找到被鲜血浸透的小皮囊,党证也已被鲜血尽染。

  受伤后的陈波,虽说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冲锋陷阵,但他决心要为党做更多的工作。

  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为抢夺东北的抗战果实,向东北大肆增兵,我党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组建了“赴东北工作干部团”,简称“东干团”,紧急向东北驰援,陈波看到东北的紧张形势,便向中组部提出要参加“东干团”,领导似乎在故意考验他,指着那匹烈马说:“上马兜一圈,不从马上摔下来,就让你去。”陈波接过缰绳,右手一按马背,稍一纵身便越上马背,十多分钟后回到了原地。就这样,他成了“东干团”的一名特殊成员。日军投降时,按照党的指示,陈波一个人接收了日军的一个军用仓库,他昼夜守卫,枪不离身。当后来为支援东北而伧促赶来的359旅官兵在为棉衣和枪支弹药发愁时,陈波挥动着仅剩右手的拳头说:“快来拿吧,这儿应有尽有。”我军官兵们不仅得到了充足的物资,也从这位身残志坚的老红军身上得到了莫大的激励。

  艰苦的长征、血战甘南、宁夏、山西……、赴延安、战东北,多少次,行军作战,汗水把陈波的党证浸透,多少次,沿途的奇寒把党证上的汗水凝成冰凌。在穿越鬼子的封锁线时,为防备落入敌手而暴露身份,许多人都把党证销毁了,陈波说:“就凭我这一只胳膊两条残腿,不是红军就是八路,有无党证一个样,落到敌人手里都是死。”所以他一直揣着党证打天下,伴随党证度难关。

  这张小小的党证,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伟大历史转变,也见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的一片的赤诚之心。

  1941年,由于受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的影响,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难。办事处的财务工作重担由中共南方中央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必武掌管。为了维持办事处机关的正常运转,董必武殚精竭虑地拨打着这把“小算盘”,亲自制定机关伙食标准,实行包干调剂。为了改善办事处的生活状况,董必武在处理千头万绪的工作的同时,对办事处机关的伙食开支严格管理和监督,他要求办伙食的同志既要想尽办法改善领导和同志们的伙食,又决不能乱花一分钱。有一个月,在月底伙食费结算时,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为此,董必武十分自责,坚持要做检讨,许多身边同志都安慰董老“六角钱不是大数目,没必要小题大做,也不用做检讨”。董老对身边的同志们说:“我们党的经费来得不容易,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浪费铺张的权力。”之后,董必武执意在机关大会上作了检查,并亲自向党中央写了检讨信。

  1、一台水力轧花机

  1922年,21岁的陈毅回乡时,做过一件至今仍被乡亲们传为佳话的事情。当时,农村极为落后,只有一些人力驱动的前清时安装的农业机械。以轧棉花的机子为例,需要3到5个壮劳动力轮番上阵才能驱动,且效率十分低下。

  一日,陈毅步行于羊岔河畔,看着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里的轧花机太过笨重,费时又费力。为何不为乡亲们改装成水力驱动?也正好将学到的知识用之于民,让乡亲们认识到科学与知识的力量。

  陈毅很快便将想法付诸实践,经过试用,陈毅改装的轧花机不仅省了劳动力,轧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看稀奇”,面对大家的啧啧称赞,陈毅格外开心。

  随后,他向留法的同学蔡和森去信,申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之后,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组织已经同意他的请求。1923年初,陈毅离开故乡。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今,这台水力轧花机仍然保存在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中。

  2、一张折痕照片

  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珍藏着一张带有深深折痕的照片,这张照片是随一封陈毅写给父母的信一起送达的。在抗战时期,这是殊为不易的,而它能保存到今天也体现了陈毅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地位。

  1943年底,陈毅留下一首《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即赶赴延安。到达延安后,陈毅参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中央委员会委员。

  是时,全党全军正在开展“整风运动”,陈毅积极投身其中,时常与毛泽东促膝谈心,书信往来,向毛泽东介绍自己在“整风运动”中的收获。毛泽东复信称赞道:你的思想一通百通,无挂无碍,从此到处是坦途了。

  其间,陈毅因思念远在四川的父母,将自己开展劳动的照片附信寄往。为了避免信件被日伪军拦截,陈毅将信中“延安”二字改为“西安”,并落款为“儿仲弘敬书”。信件几经周折,顺利送达父母手中。新中国成立后,陈毅父母将这张照片赠予陈毅的侄女陈德珍。

  3、一支睡在马路上的部队

  在众多档案资料中,比手掌还小的《入城守则》十分引人注目,这是1949年5月由华东军区司令部印发的小册子。1949年5月27日,上海战役持续15天,终获全面解放,歼敌15.3万余人,整座城市完好无损。

  就在枪声停息后的第一个清晨,市民们依然惶惶不安,可当他们打开家门那一刻,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感动了,湿漉漉的马路两侧睡满了身着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原来,早在4月1日,上海战役发起前,身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就颁布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十项守则的第二条,白纸黑字写着进城后一律“不住民房店铺”。

  5月,陈毅在苏南丹阳县发表讲话,明确指出:入城纪律是执行入城政策的前奏,是我们解放军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这条纪律在制定之初,却不被很多指战员理解。陈毅始终坚持认为上海情况复杂,不能将过往经验完全照搬。他将自己意见和看法电报上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刘伯承等前委委员一致赞同他的意见,并电报中共中央军委。

  很快就收到了毛泽东的电报批示,只有八个字——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4、坐筐过绳桥会师

  1935年6月14日,中央红军一部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在达维镇会师。红三军团担负中央交予的维护交通、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任务。彭德怀亲自率领十一团来到维古村。

  这是个依傍高山、面临大河的村庄。河上的桥已被敌人破坏,隔河而望,红四方面军的队伍正向这边走来。双方虽是面貌可辨,可使尽力气喊话,对方仍是听不清楚。

  急中生智,他们互掷石头,在石头上缠上字条,相约在这里架设悬桥。听说在上游的以念有一道桥,彭德怀又来到以念。这里的绳桥也受到破坏,上下两条绳,只剩一条,河的对面就是红四方面军,双方仍然沿用维古的方法,向对岸掷石头。

  十余分钟以后,接到这样的一个字条:“我是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之一部到达了”,“我们是三军团之一部,在此迎接你们。”虽然取得了联络,但双方依然不能讲话,也不能渡河,仍是隔河相望着。

  就在为难之际,红军战士在河岸的树林中找到了。于是四方面军的一个战士坐在筐子里将筐子拴在绳子上,从河对岸慢慢地荡过来了。接下来便是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以及其他官兵一个又一个地渡过来。双方终于会师成功。两天后,维古的悬桥经红军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共同努力,终于架设成功了。

  5、坐筐过绳桥会师

  1935年6月14日,中央红军一部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在达维镇会师。红三军团担负中央交予的维护交通、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任务。彭德怀亲自率领十一团来到维古村。

  这是个依傍高山、面临大河的村庄。河上的桥已被敌人破坏,隔河而望,红四方面军的队伍正向这边走来。双方虽是面貌可辨,可使尽力气喊话,对方仍是听不清楚。急中生智,他们互掷石头,在石头上缠上字条,相约在这里架设悬桥。听说在上游的以念有一道桥,彭德怀又来到以念。

  这里的绳桥也受到破坏,上下两条绳,只剩一条,河的对面就是红四方面军,双方仍然沿用维古的方法,向对岸掷石头。

  十余分钟以后,接到这样的一个字条:“我是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之一部到达了”,“我们是三军团之一部,在此迎接你们。”虽然取得了联络,但双方依然不能讲话,也不能渡河,仍是隔河相望着。

  就在为难之际,红军战士在河岸的树林中找到了。于是四方面军的一个战士坐在筐子里将筐子拴在绳子上,从河对岸慢慢地荡过来了。接下来便是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以及其他官兵一个又一个地渡过来。双方终于会师成功。

  两天后,维古的悬桥经红军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共同努力,终于架设成功了。

  周恩来万无一失

  1966年的一天,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钱学森等我国著名的核科学家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周首先作了一些背景介绍。当时,我国虽然研制出了核弹,但帝国主义却攻击我们“有弹无枪”,意即我国虽然有了核弹,却没有相配套的运载工具。这次会议的目的,便是请钱学森等科学家探讨解决所谓的“有弹无枪”问题。

  会上,科学家们集思广益,并与周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周听取了科学家们的意见建议后,打电话向毛主席请示。

  放下电话,周说:“毛主席同意我们的方案,并赠给大家16字指示: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听到周传达的指示,在场的科学家陡然觉得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有人甚至倒吸了一口气,许多人都因为这“万无一失”的标准,而感到深深的压力。毕竟,核弹的相关科学研究工作难度极大,不确定因素很多,要做到绝对意义上的“万无一失”,是几乎不可能的。

  周敏锐地察觉到了科学家们的面部表情以及心理变化,他的一席话令在场的科学家们如释重负,思想负担一扫而空。周解释说:“什么叫万无一失?把想到的、发现的,都认真解决了,就叫万无一失。没发现的、解决不了的,是吃一堑长一智的问题。打枪还有卡壳的时候呢,别说导弹了。放心吧,只要认真做了,出了问题,领导来负责,我周恩来负责。”

  周的睿智早就在世界范围内传为美谈。这一次,周以敏锐的观察能力,捕捉到了科学家们的心理变化,于是他巧妙地解释了“万无一失”的含义,成功化解了科学家们的压力,堪称又一次经典之语。

  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连载4天。当时,抗日战争已由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中国人民正全力以赴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为迎接胜利,推动斗争,郭沫若在纪念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300周年的时候,撰写了《甲申三百年祭》。

  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重视,毛泽东多次指出要从李自成起义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批示,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中共整风的文件之一。其核心是明末政治腐败导致国家倾覆和李岩的悲剧命运,尤其是李自成及部下胜利后的骄奢。

  1944年4月至5月间,毛泽东演讲中谈道:“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1949年10月1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忽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现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顿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挡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诧异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抬画像的人气愤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烈鼓掌。


热门推荐